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、广为流传的一尊佛。弥勒佛也是佛教里的著名人
物。据佛经上讲,释迦在世是,弥勒在旁听法,是释迦的继承人和未来的佛。但是
,中国佛教寺院里一团和气的弥勒佛,却另有来历。传说唐末明州奉化(今浙江奉化)有一个布袋和尚,常背以布袋入市,见物即乞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,型似疯颠。他自称为弥勒化身,以后人们就以他为形象塑成弥勒佛像,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大肚弥勒了。在佛门中他与满肚心思的祖师爷们不同,是个乐天派。据说,摸一下他的大肚皮,就能消灾除病,保佑平安。
弥勒佛,双耳垂肩,脸上满面笑容,笑口大张。身穿袈裟,袒胸露腹,一手按着一个大口袋,一手持着一串佛珠,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,人们见此像,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。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:“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;开口便笑,笑世间可笑之人。”
是非憎爱世偏多,仔细思量奈我何。
宽却肚皮须忍辱,豁开心地任从他。
若逢知己须依分,纵遇冤家也共和。
若能了此心头事,自然证得六波罗。
他强调要大度能容,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,要“宽却肚皮”、“豁开心
地”,只要肚量大、心胸宽,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,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
,证得六度。
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经历“酸、甜、苦、辣”。所不同的只是经历的时
间有长短,尝受的程度也不同。就因为有了“酸、甜、苦、辣”,所以才给人们带
来了无尽的烦恼。
烦恼不仅仅局限于“吃喝拉撒”,烦恼包揽了人生的整个过程,有生活之中带
来的烦恼,也有精神上面带来的烦恼,烦恼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义。
烦恼有大有小,有轻有重,因人而异。烦恼取决于个人的文化修养、心理素质
、道德品质、经济条件以及世界观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多数烦恼来自于自身,烦恼都是自己招来的。如果能够做到肚量大、心胸宽,
豁达一点看问题,甚至于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那么大烦恼也会变成了小烦恼,这
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将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。
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的,矛盾是个变量,处理恰当就
可以化为乌有,处理的方法不好,小矛盾也会变成大矛盾。
对于非原则性的矛盾大可装作糊涂,“难得糊涂”有利于解决矛盾。原则性的
问题绝对不能妥协,也不能姑息迁就,更不应拖泥带水的处理。
“忍”虽然也是化解矛盾的一种方法,但仔细想上一想,“忍”是会积累的,
有句俗语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。一旦到了忍无可忍之时矛盾也已经激化了,到
了那时再想化解矛盾可非易事了。
做人本就应该多想想开心的日子,多想想幸福的时刻,何必要去自寻烦恼呢?
幸福、快乐和开心是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的。
同样我们也可以学做一次自己的弥勒佛,笑看人生,宽宏大量,与世无争,少
一些冤家,多一些朋友,潇潇洒洒走一回。